首页  /  苹果  /  2021款14寸MacBook Pro使用体验真实感受
2021款14寸MacBook Pro使用体验真实感受
发布:2023-06-25 12:00:34 阅读:288

购买的2021款MacBook Pro是14寸的加配10核心M1 Pro芯片,32g内存,512g存储。已经使用两周了,说说这段时间的使用体验。

1.外观

和2015款的13寸对比,他俩的大小、尺寸、重量几乎一模一样。

21款MacBook外观确实很圆润,放弃了显得轻薄的弧形设计,少了些酷炫多了些憨厚,摸起来还是很舒服。虽然数据上显示厚度比上一代的厚度还要薄一些,但是感官上确实很厚重。看来苹果是真的把pro系列定位成工作站了。而圆润的设计导致单只手无法从桌面拿起MacBook,需要双手捧起来,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。底部两侧加大的进风口,虽然更利于散热,但是捧起电脑时确实有些割手,算个槽点。

和15寸的MacBook Pro相比,重量轻了不到一斤,但是背包去挤地铁的时候确实能体验到负担变重了。但是用手拿着的时候也没感觉轻多少,就很神奇。

2.机身接口

21款Mac将前几代去掉的磁吸接口、HDMI接口和SD卡槽都加了回来,但是少了USB-A口。平时还是比较喜欢用鼠标,普通鼠标用久了手腕会疼,所以选择了微软的小馒头。但是这破馒头是个古老的鼠标,还有个传统的USB接收器,所以对于我来说,USB-A口没有回归还挺头疼的。当然,准备个转接口是完全可以用的,就是变得更长了。

HDMI接口是个2.0版本的,对于一般的4K显示器是足够用了。最让我欣喜的事情是,之前的老Mac连接我那个一千四买的4K显示器时,鼠标总是发飘。新的MacBook Pro就没问题,也许是之前的接口有些老了。

SD卡槽,讲道理也就是对使用相机摄像的朋友有比较大的用处了,确实很方便。

3.屏幕

我很喜欢这次的屏幕,开合屏幕时,阻尼感很小,很轻盈的感觉。窄边框在视觉体验上确实很舒服,这个14寸屏幕相比于我的13寸大了一圈,比15寸小了一圈。

对我而言,从15.4英寸降到14英寸,是可以接受的。如果是用idea敲代码或者用飞书写文档时,会少三四行字吧。这个刘海,虽然是个很大的槽点,但我现在已经无视他的存在了。其实发布会第一天,我都要被这个刘海屏恶心死了。后来评测看多了就习惯了。而且深色的背景,刘海屏真的不容易被注意到,浅色还是会比较明显。

屏幕显示方面,新MacBook Pro用久了再回去用老MacBook Pro,会感觉老Mac的屏幕会稍显苍白,少了一丝明亮鲜艳。在看4k视频时,确实新Mac的屏幕更加艳丽一些。但是,我要说但是了,我的体验是,新Mac的miniLed屏看久了比较累眼睛,而且屏幕比较刺眼。而老Mac的LED屏幕要温和舒服一些。

我又借来了室友2019款的MacBook Pro,感觉看普通4k视频时,真是没啥差别。当然看HDR视频时是没法比了,新款MacBook Pro屏幕上视频中的太阳,无异于真实的太阳了。

4.键盘

这次的键盘我非常喜欢!很舒服!用惯了15款的,再用21款的,感觉15款的键盘稍微会晃动些,比较软,打字的时候会有哗啦啦的声音,而且键程略长一点点。而21款比较紧致,有种q弹的感觉。而且正常的功能键和超大的esc键,对于程序员来说还是很友好的。用21款Mac的键盘写文档和敲代码,发现是真的舒服,打字的速度也会快一些。

没有体验过蝶式键盘,但是有使用2020款MacBook Pro的同事,体验了我的键盘之后说,我的键盘要比他们的键盘稍稍软一丢丢。

5.音质

我用2015款MacBook Pro、2019款MacBook Pro、2020款iPad Pro做了对比。

很明显,2015的MacBook Pro声音非常单薄无力,2019款MacBook Pro的音质要好上很多,低音很明显重了很多,而2021款的MacBook Pro低音很重,很有力量。我这个木耳朵听起来,和2019款的Mac音质最大的差别是,新款MacBook Pro的声音,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,感觉自己沉浸在这些乐器的周围。2020款iPad Pro和2019款MacBook Pro稍微弱一些。

但是说实话,新款MacBook Pro的重低音是非常震撼,我第一次听这台Mac的声音,是用了影视飓风的那个4k演示视频,开头的音乐一响起,挖去,我整个人都发麻了,是真的带劲。

但是,我要说但是了,低音过强,会导致有些应该突出人声的歌曲,人的声音会被模糊,不够清脆,就好像有些鼻音。所以我其实更喜欢2019款MacBook Pro的音质。

6.前置摄像头

苹果为了这颗高清摄像头搞了个刘海,那我们就尊重一下他,露脸评测一下前置摄像头。

老Mac的前置:

新Mac的1080p摄像头前置(这娃娃都没有刘海了,你这个屏幕还好意思有刘海?)

差别还是挺大的。

7.续航

这是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

我在晚上尝试着轻度使用MacBook Pro,主要是打字写文章和查资料。好家伙,前一个小时基本是不掉电的(图中显示使用电池1小时41分钟,实际上是有接近一个小时在路上睡眠),而且光是码字还能用13个小时。所以文字工作者,带着本本去星巴克坐一整天估计都是够用的。

我尝试着从充满电开始使用电池进行工作。工作期间主要是写文档、上网查阅资料、敲代码、编译程序并本地启动服务调试、视频会议,算是中度使用了。从上午11点30到下午5点30,期间休息了不到一个小时,一共6个小时耗电74%,预计还能使用1小时48分钟。所以中度使用新款14寸MacBook Pro办公,一整天是不太够用的。

紧接着我就要检测一下充电速度了。在上面的电量状态下,充电28分钟,电量从26%涨到了72%,所以半小时充满50%的快充诚不欺我,快充状态下,整机是均衡的温温的感觉。

8.性能

这里不说跑分,只说体验和对比。

这两周下来,整体使用非常的顺畅。最常用的IDEA点开后,进度条直接走到头,打开项目也是非常快的全部扫描就绪。不像我的老Mac只要一开启项目,风扇就会像拉屎般发出狂转的声音。其他的常用软件(比如Safari、Chrome、微信等)打开速度也是很快,但是提升并不显著。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我的老Mac,干重活可能是比较吃力了,但是简单的活还是非常流畅不费劲的。

磁盘

安装软件时,基本就是一拖动,就“zing”的一声结束了,连进度条都没有。在安装IDEA和DateGrip的时候,是闪了一下进度条就结束了。这种体验应该都是得益于超高速率的固态硬盘。

内存

这是我平时老Mac上的内存使用情况,交换区总是在8g左右,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32g的原因,因为不太够用。

这是我新Mac内存使用情况:

因为苹果的内存管理,32g内存很快就占满了(已使用内存+已缓存文件)。但是后来看了很多评测,即便是极限使用下内存大量的占用交换区,其实对性能也没有什么影响。所以纠结是否上32g的朋友,可以参考一下现在的内存使用情况。如果交换区使用不多,实际上没有太大的必要多花3000大洋上32g内存。

CPU

CPU的话,我多花钱买的这俩核心,也是常年处于划水状态,波澜不惊。(白花钱养你们了,还费电)

在实际使用情况下,我CPU承担最大压力的时候也就是编译程序了。我平时的Java工程,老Mac编译需要48-52s,新Mac使用适配M1的zulu OpenJDK在24-26s。当然如果用oracle没有适配M1芯片的JDK,编译时间要1分15秒,真是差劲。所以适配才能发挥M1芯片真正实力。

GUP

我用不上啊……

9.软件适配

作为程序员,我关注的大多都是开发工具。

常用的开发工具,大部分都出了适配M1的版本。

有些比较小型的工具,比如offset explorer(那个连接kafka的)、RDM(那个连接Redis的)这类小工具没有适配。不过经过Rosetta转义后没啥影响,正常使用。

这两周多没有遇到大bug,偶尔有过一次IDEA闪退,这就是我遇到的最大的bug了。如果后续有遇到新的问题,会补充进来的。

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菜单栏,因为有个刘海在这里放着,状态图标真是放不下了啊!放不下的图标都没地方去找,这个体验实在是太差了,强烈要求苹果给优化一下。

10.购买建议

如果是14寸,建议就用残血版M1 Pro,绝对绝对够用了,还省电。

内存可以参考购买前使用Mac的内存使用情况。如果平时已使用内存+已使用交换不到20g或者已使用交换不超过5g,我感觉没有必要加内存到32g。因为加内存太贵了,而且得益于高速硬盘,16g内存和32g内存在使用体验上差别微乎其微,咱不花那冤枉钱。当然如果现在内存的交换就已经突破天际很不够用了,那咬咬牙上32g也是可以的。

硬盘是否加装,看现在的硬盘使用情况就好。

好啦,以上就是关于新款MacBook Pro体验的全部内容了。

更多Mac最新资讯,Mac软件下载以及Mac技巧教程关注macz网站吧!

上一篇:ios15.6rc版更新了什么
下一篇:ios16beta2怎么样

最新新闻

查看更多

热门快捷指令

查看更多